聆聽爵士樂大約有2~3年的時間,嚴格來看還算是個生手。從一開始沒頭緒的廣泛聆聽、汲取到最近縮小範圍在某些特定作曲者上;這中間摸索了一段時間才慢慢找出自己喜歡的爵士類型。在談論樂手前得先說明一下爵士樂發展歷程的數個類型:1920年代前的爵士樂、大樂團時代(1930年)、咆勃(bebop)、酷派(cool jazz)、拉丁爵士、現代爵士…等等。根據『Jazz爵士樂天才3班』這本書指出,爵士樂有三個很關鍵的決定性元素:搖擺(swing)&切分音(syncopation)、即興演奏(improvisation)、可辨別的聲音(distinctive voices)。受到環境影響,原本就喜愛古典樂的我有時總覺得古典樂給人感覺太過於嚴肅、沉重,以及一種充滿過去歷史的包袱;相較於古典樂,爵士樂是非常晚期才產生的,或許這也是它的優點,融合了許多元素,在不同爵士時期裡,可以聽到不一樣的成分組成的感覺,對我來說它變成是一種雅俗共賞的音樂!
Dave Brubeck可說是我相當喜愛的一位鋼琴手(其他還有Duke Ellington, Bill Evans, Marian McPartland, Oscar Peterson)。Brubeck在爵士樂屬於酷派(cool jazz),cool jazz是bebop的分支,另外一個為hard bop(硬式咆勃),Brubeck算是晚熟的一位爵士鋼琴創作手,他從小並未選擇走音樂之路,因為兩個哥哥已隨母親走上演奏鋼琴之路,直到退役後才習隨Darius Milhaud,受到鼓勵走向爵士樂以及創作路線。也在這之後,Brubeck組成了樂團,三重奏、四重奏,數個實驗性的專輯(e.g. Time Out)唱片因而大賣,成名曲如:Take Five, Blue Rondo à la Turk等等。Brubeck甚至在許多國際重要場合出席演奏,包含在1988年的雷根-戈巴契夫高峰會(學術期刊還拿此來作為研究),總共替八位美國總統演奏過、甚至已逝世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至於這張專輯則有跨界融合的風格,為兩隊人馬(Dave Brubeck quartet & Bach collegiums München)在2004年11月13日法蘭克福歌劇院演出,不同於以往“純爵士”專輯,這張專輯帶進更多古典元素,再加上樂團的伴奏,氣勢萬千,推薦給喜愛音樂的大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