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散記》作者Henry David Thoreau,生於西元1817年的美國,美國於1815年結束二次獨立戰爭剛結束不久,相較於現代,當時似乎是生活極不方便、物資甚缺乏的年代,生活的目標應是追求更便捷、更舒適、更優渥的生活,然而Thoreau卻追求簡樸、不大量的浪費或開採自然資源,實在頗為令當今現代人類刮目相看。
Thoreau在他28歲那年前往華登湖(Walden)畔,著手打造木屋,並且在那待了2年2個月,在《湖濱散記》民生篇提到,木屋打造的部分只要能夠自行動手的絕不購買現成的材料,而生活在只有4.2坪的空間裡,實在令人難以理解都大費周章的打造房屋,為何不蓋大一點呢!?Thoreau認為人何必把自己限制在一個人造空間裡面,屋外的大自然都是他的家,當時這樣的思維以現代觀點來看可謂相當符合目前社會環境環境保護的意識。他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在某些人的眼中也許會覺得Thoreau是不是頭腦有問題將自己與世隔絕,但其實他自己心裡很清楚他在做什麼、為何而做,並且Thoreau也不是離群而居,固定一段時間他還是會到鎮上走走。
在1830~1840年代,美國思想家和詩人Ralph Waldo Emerson搬到華登湖所位於的康克德市(Concord),在當時Emerson為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領導人,引發美國思想史上重要的變革,超驗主義強調人與上帝間直接交流,人的主觀能動性,造成人性解放,提高人的生活地位與自由的可能性。超驗主義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道德完滿、真正民主自由的社會,而帶有一種烏托邦式的色彩。
再回顧Thoreau在華登湖24個月的生活中,他是否就是因為這樣受到這種信念的影響而去做這樣的實驗呢?他透過生活的實踐、寫作等管道舒發、體驗超驗主義所闡釋的意義,字裡行間是否也透露出這種味道呢,或許用今日的角度去看會覺得Thoreau頗有環境保護的意識,但或許在當時並非原本的想法就是如此,而是在當時受到某種信念的激發而引起使得Thoreau想去做某些事,這才是引導他的行動、思想上突破的重要關鍵。
最後,不可否認的Thoreau這本著作確實具有其代表性,資主主義掛帥的今日,雖受到「暖化」議題的發酵,世界開始重視各式環境議題,但終究無法跳脫經濟導向式的思考模式,畢竟人類嚐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甜果遠大於回歸過去簡樸、簡單的生活而捨不得放棄。或許經過10年、20年再看此書,還是會帶給我們心中的感慨與佩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